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新闻
两位德国著名学者受聘为公司客座教授暨317期人文讲坛开讲
作者:谭青青        编辑:研究生会        发布时间:2019-10-18        来源: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点击:

2019年9月17日下午2点,德国卡尔大学的史蒂凡.马耶夏克教授、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格诺德·波默教授应邀作客公司人文讲坛。

讲座开始前,院经理刘川鄂教授与史蒂凡·马耶夏克教授和格诺德·波默教授亲切问好,并给两位教授颁发聘书,举行客座教授的聘任仪式,聘请其为公司客座教授。据悉,此次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是学院深层次完善教学模式的又一标志,对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国内外学术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聘任仪式结束后,史蒂凡·马耶夏克教授为公司员工开展题为《崇高之美,美之崇高——现代艺术的审美意蕴》的讲座,德国柏林大学王卓斐教授进行现场翻译。

本次讲座在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拉开了帷幕。此次讲座,史蒂凡·马耶夏克教授全德文讲演,柏林大学教授王卓斐老师进行翻译。讲座伊始,教授以法国著名哲学家利奥塔和现代主义者纽曼关于“崇高与美”的观点进行对比作为切入点,提到20世纪后期,法国哲学家利奥塔试图将崇高美学界定为现代艺术发展的基点,但总体上讲,“崇高”作为除优美之外另外一种独立的审美经验形态,在20世纪美学发展的历程中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进一步说明重拾这一论点的原因。


从这样的背景出发,结合18世纪关键的崇高理论及现代艺术的相关实例,对美与崇高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在教授看来,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分析,崇高理论完全能发挥一定的阐释作用,这体现在现代时期从很大程度上扬弃了美与美的形式的传统论调。接下来,教授对这个论点本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引入伯克与康德的崇高理论,康德进一步发展了伯克的辨析,得以对崇高理论作出精确的概括。康德的观点一度被人们所接受,直到两世纪后,利奥塔对纽曼的作品进行反复研究,概括得出崇高理论总体的诠释。接着通过一些相关实例,比如观众与纽曼作品《崇高的英雄》、卡济米尔.马列维奇的作品《白上之白》、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比斯塔特的作品《比斯塔特的作品《眺望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等进一步佐证。


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美的理念与崇高的理想之间并非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确切说来,在崇高与美之间实际上只有量的差异,要么是“崇高的美”,要么是“美的崇高”。关键在于,形式的具体化与形式的消解是如何在具体的作品中相互协调的。通过上述分析,文章尝试为现代美学和艺术的探讨指出另一条可能的路径。

在演讲结束之余,梁艳萍教授进行总结,指出现代艺术与现代哲学之间关系密切,彼此交融。史蒂凡·马耶夏克教授阐明他此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打破人们寻常对于美和崇高的理解,试图通过艺术发展历程指出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而应将二者结合,在具体的艺术形式中寻求一种平衡。


凡・马耶夏克德国卡塞尔大学教授,《维特根斯坦研究年鉴》主编、维特根斯坦国际研究学会主席(ILWG)《哲学通刊》杂志编辑,著作包括《路特维希.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历程》《生活学说的对话丛书》《图像符号:立足视像学的视角》《艺术哲学名家:从柏拉图到利奥塔》《美学导论》等。

格诺德·波默,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教授,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自然与科技哲学、现象学、伦理学、人类学等。代表作有:《实践视野下的人类学》《气氛》《新视野下的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感知学》《柏拉图的理论哲学》




版权所有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入口 - Apple App store